运动的脂肪燃烧机制(脂肪是如何被消耗的)
许多朋友对运动时脂肪是如何被消耗的,以及其背后的机制不太清楚。今天,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吧!
过去,有氧运动一直被视为减肥的主要手段。健身教练告诉我们,只有当进行有氧运动超过30分钟后,才开始消耗脂肪。而运动45分钟时,脂肪消耗达到最大。
但是,真正了解这个过程的人又有多少呢?
脂肪的代谢通常分为三个步骤:葡萄糖的代谢、脂肪的消耗、蛋白质的抑制。
一部分葡萄糖分子在血液中游走,另一部分则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。
一个葡萄糖分子等于一个丙酮酸分子加上两个ATP分子和两个N分子。(一个葡萄糖酵解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、两个N分子,同时释放两个ATP分子)。
在细胞质中,葡萄糖酵解正在进行。
丙酮酸会被送入一个工厂(人体内数以百万计的线粒体)。
一个丙酮酸分子等于一个乙酰辅酶A加上一个N分子。
乙酰辅酶A被送入生产车间,经历一系列分解过程,转化为三个N分子、一个F分子和一个ATP分子(乙酰辅酶A参与三羧酸循环)。
原来,身体之所以能够运动、思考、血液流通,都是因为这些生产出来的ATP分子在起作用。
第一阶段,在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质之前,细胞中储存着一些ATP分子的表亲——磷酸肌酸分子(CP),
它们只能维持机体运动0到6秒,一般不超过10秒。
第二阶段,10秒后不得不动用葡萄糖和糖原,需要将葡萄糖送入细胞质,进行糖酵解,转化为乙酰辅酶A。
这个过程产生的ATP只能维持2到3分钟。
第三阶段,2到3分钟后,为有氧代谢准备了充足的原料——丙酮酸。
丙酮酸透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,改变形态成为乙酰辅酶A。
乙酰辅酶A被送入一个生产车间,开始了最终的加工过程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甘油三酯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。
甘油三酯通常生活在脂肪细胞中,随着脂肪的积累越来越多,脂肪细胞逐渐膨胀。
一些脂肪细胞会被撑破,释放脂质,诱导附近的细胞不断转化为脂肪细胞。
——进入线粒体后,脂肪酸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酰辅酶A,乙酰辅酶A送到最终的生产线,产生ATP、水、二氧化碳。
从甘油三酯分离出来的甘油分子,直接在肝脏里面代谢合成糖原,进行着葡萄糖经历的事情。
(脂肪酸不同结构,会产生不同次数的β氧化,以18碳脂肪酸为例,可以进行8次β氧化)
→9乙酰辅酶A+8F+8N(8次β氧化)-2
1脂肪=1甘油+3脂肪酸=(16.5~18.5)+360=(376.5~378.5)个ATP
一个脂肪分子可以产生300多个ATP,而一个葡萄糖只能产生32葡萄糖,可想而知,脂肪不愧是人体最大的能源储备中心。
如果身体脂肪如果可以持续进行燃烧,这是多少肥胖患者梦寐以求的,意味着我们只要多运动,就可以燃烧更多的脂肪;
不要高兴的太早,脂肪不会无限制的一直提高代谢的(身体储存脂肪其实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,就像熊在冬眠的时候是通过身体的脂肪来供能,避免自己”饿”死);
身体会错误的认为我们身体的肌肉水平太高了,需要降低一些肌肉水平,减少一些线粒体的代谢。这时候皮质醇开始展露头角,动手拆除这一个个庞然大物(肌肉的分解)。
(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,一般马拉松运动员,都是纤瘦形;即使他们会采用内固醇激素,抑制皮质醇的升高,减缓肌肉的”分解”,但还是无法避免肌肉”分解”的结局)。
线粒体是细胞的能源中心,生长旺盛的细胞或生理功能活跃的细胞中,线粒体非常多。
比如肝细胞中线粒体多达2000个,一般肌肉细胞有几百个线粒体,比较高,而脂肪细胞里面的线粒体非常少。
01、蛋白质摄入、消化、吸收、利用
02、一定强度的力量负荷,促使肌肉撕裂,重组
03、充足的休息时间,肌肉的生长在晚上睡眠过程中生长的
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,都无法生长肌肉。[微信:junge239]
除了葡萄糖一部分被肌肉、大脑等直接代谢掉(还有很多含有大量肌肉的组织,比如心脏、胃、胖膀胱、子宫…),
一部分被肝脏和肌肉转化为糖原,储存起来;其余的大部分被转运至肝脏,参与脂肪合成。
想要保持快速的脂肪燃烧速率,一定要保证足够额线粒体数量,肝脏细胞想要增加基本没有可能,因此最佳的方案就是增加肌肉水平,
当进行有氧运动达到45分钟时,就应该减慢运动强度,适当增加慢走、整理、拉伸…防止肌肉的分解!
我是营养师Bruce,更多健康知识分享给需要的朋友,别忘了点个赞~
OK,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[www.517doudou.com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