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计算一天所需的热量,同时也会介绍蒸汽热量的计算公式,这个公式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,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本文目录
蒸汽热量计算公式
系统吸收的热量Q计算公式
供能比计算公式
1. 热量O的计算公式为O=KOT=120×10^3(180-环境温度)×3。
2. 当水温达到100度C并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,所需的热量计算公式为6×10^6。这里10^3表示10的3次方,10^6表示10的6次方。
3. 当液体在密闭空间中蒸发时,液体分子会穿过液面进入上方空间,变成蒸汽分子。蒸汽分子在混乱的热运动中相互碰撞,并与容器壁和液面发生碰撞。在与液面碰撞时,一些分子会被液体分子吸引,重新回到液体中。蒸发开始时,进入空间的分子数量多于返回液体的分子数量。随着蒸发的持续,蒸汽分子的密度增加,返回液体的分子数量也随之增加。当进入和返回的分子数量相等时,蒸发和凝结达到动态平衡。此时,虽然蒸发和凝结仍在进行,但蒸汽分子的密度不再增加,这种状态称为饱和状态[健康吃瘦网]。处于饱和状态的液体称为饱和液体,其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(也称饱和蒸汽)[517doudou.com]。
1. 比热容用c表示,质量用m表示,末温用t表示,初温用t0表示。
2. 吸热反应:在化学中,最终表现为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被称为吸热反应。在吸热反应中,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。吸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。
3. 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能量越强,稳定性越强;化学键能量越弱,稳定性越差。有些反应在开始时需要一定的条件,如加热、点燃等,一旦反应开始,即使去掉条件反应也会继续进行,这种反应是放热反应。有时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侧会标明是吸热还是放热,通常是+Q表示吸热,-Q表示放热。
4、在化学反应中,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。
5、是否放热主要是看反应物的总能是否大于生成物的总能:
6、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,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,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能发生,例如氮气与氢气的反应还有水和氢氧化钠也不能发生反应.当然也能从纯理论上来进行计算,但需要运用大学里才会学到的化学热力学知识,并要求能查到一些常数。运用中学里学到的键能的数据也能计算,不过这种做法在解题实战中意义不大。放热反应的宏观表现是温度升高,微观表现是反应物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较低。
男性:BMR=66+(13.7×体重KG)+(5×身高CM)-(6.8×年龄)
女性:BMR=655+(9.6×体重KG)+(1.8×身高CM)-(4.7×年龄)
基本上是坐着的=BMR×1.2(基本上没有运动)
轻微活动=BMR×1.375(一周1~3次轻微强度的运动)
中等的活动=BMR×1.55(一周3~5次中等强度运动)
非常活跃=BMR×1.725(一周6~7次高强度运动)
极度活跃=BMR×1.9(每日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工作)
好了,本文到此结束,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本站哦!